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,是以醉笑陪君三万场,不诉离殇。
我提笔,有那么多想说的,但似乎一切都是闪烁的,破碎的光影。
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,不出意外,应该是一月,但我开始写下这段文字时,是十一月,Tue 1 Nov,在过去十个月的时光里,我做了一系列决定,这是我2022年最重要也最勇敢的议题。让我们以时光为线,回忆为绸缎,共同编织过去的时光。
同时,受限于时间,线索,内容以及回忆的不完整性,本文可能会出现部分错误,希望大家能包容下喵。
起
时光拨回到2022年的1月,分流,补课,拿到成绩,满怀憧憬,未来可期。
稀里糊涂的开了雅思课,稀里糊涂的拿到了高中的入门券,一切理所当然又如同黄粱一梦,雅思课结束,假期开始,爆竹与钟声敲开新的一年。
我不是第一次想出国读大学, 只不过在初中的时候,一切都遥远而不可及,但分流结束了,还有三年便是我的大学时光,我认真的想,我是不是要出国念书,我的心告诉我:是的。
这一切与雅思课那么有关又那么无关,它无非是让种子破土而出的水,无非是让幼苗长大的光,「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」。一切的一切,从来不是心血来潮,而是念念不忘,我过去三年的日子里的偶尔闪回的想法,在一步步积累成破土的种子。
但种子是不够的,我过去3年甚至于9年的每一次提笔, 每一场考试,每一张成绩单,都是为了3年后的目标:高考。当我付出了太多的努力,在一个路上走的太远,那么沉没成本就会太高。你不能用虚无缥缈的未来,去赌上自己的努力。
「当我决定了什么事情,那么一定能做成。」
是的,我坚信,没有不可抵挡的困难,只有不够坚定的信念。
承
我和我妈妈说:「我想去学 A-Level,我要出去念书。」我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,陷入了茫茫无边的沉默。
我理解,但我坚持,就像我说的,当沉没成本太高的时候,每一艘大船的转向都要耗尽心力。于是我试着去说服,但没有效果,每次谈及都会引发下一场山崩。
你从不能试着,用你的逻辑来说服所有人,有的时候,即使是你自己也不行。我平淡的去上课,去过好我在高中里的每一个日子,我纠结这是否正确,但我从未放弃我的想法。
转
我已经讲过太多遍这个故事。
我曾经无数次写《献给晴夕姐姐的信》,但每次的开头都是那个她在深夜里,教我如何的用逻辑与证据去说服我的母亲,我知道我已经无数次重复这个故事了,但真的那就是我粉她的开始,在那一刻,我很难用任何的语言去表述我到底有多感动,深夜泪落床榻上。
说服一个人去接受一个事情是很难的,何况是一项决定未来的道路的抉择,姐姐告诉我,别陷入你自己的逻辑,姐姐告诉我,你要让每一个她所怀疑的点都能被攻破,我那天晚上熬了个通宵,我找到了所有我的母亲疑惑的部分,并且展现给她看。
无数次我的内心告诉我,这就是我想要的,我想要更高的眼界与更多的机会,在年少的时候,用试错的机会奋力一搏。当你在做一件你想要做的事情的时候,是不会考虑回报率的。而这个决定,看似是一个头脑一热的抉择,但实际早已深耕多年,它就是我想要的。
然后啊,我去找了靠谱的老师,做了规划,决定在2023年2月份的时候脱产。
合
这个故事到这里就快要结束了,但正如萧红所说,每一个故事都有结束的时候,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。
我在7月份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,然后在9月1号去往了东北育才,在那里度过了或许是我仅有的「正常的」高中生活。
我一直在说,你的人生每一次决定都是一次权衡,此时两难全,你无非是选择妥协这个,或者妥协那个,你要知道,你的每一次权衡都会决定下一场比赛的对手与奖项。如果你想走上一条「不主流」的道路,那么你可能要接受你人生部分的缺失,接受你多年好友的渐行渐远,接受你在异乡深夜的孤独。
尾声
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从未希望鼓动任何人来走上这条漫漫驿路。同样地,我曾经将不同的文章献给过很多人,从我多年的挚友到我尊敬的师长。但这篇文章只献给我自己,我希望无论前路是繁花簌簌还是风雪凄迷,我都会感谢那场或许改变我人生的决定,感谢15岁的我自己。未来已来,光芒万丈。
这里是云铎的年度总结,它错过了2023年前15天的时光,但希望你们能喜欢它。
写于北京,2023年1月15日。
(封面图源@晴夕,那位我所尊敬的姐姐)